个人接单上门服务,300元不限次数二维码,全国24小时空降服务,空降24小时服务免费

Technical Articles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GNSS 自动监测系统与倾角传感器的联合监测数据融合研究

GNSS 自动监测系统与倾角传感器的联合监测数据融合研究

更新时间:2025-09-05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20

  【JD-WY2】【竞道科技地质灾害监测设备,北斗定位高精度监测,提前预警,守护地质安全!多规格多型号,厂家直发,更多优惠,欢迎垂询问价!!!】。

  GNSS 自动监测系统与倾角传感器的联合监测数据融合研究

  一、单一监测系统的局限性与联合监测的必要性

  GNSS 自动监测系统凭借毫米级位移监测精度、全天候连续工作能力,成为边坡、建筑变形监测的核心技术,但其存在明显短板:在密集遮挡区域(如林区、建筑群边坡),卫星信号易受干扰,导致数据中断或精度骤降;且仅能获取地表点位的三维位移,难以反映监测点周边区域的倾斜变形趋势。

  倾角传感器则具有成本低、体积小、抗遮挡能力强的优势,可直接测量监测点的倾斜角度(精度 ±0.01°),通过几何关系推算局部区域的变形状态,但其单点监测范围有限,且长期运行易受温度漂移影响,累计误差可达 0.1°~0.2°,难以满足大范围高精度监测需求。

  两者在监测精度、覆盖范围、抗干扰能力上形成显著互补 ——GNSS 可校准倾角传感器的累计误差,倾角传感器可补全 GNSS 信号遮挡时段的数据,通过数据融合实现 “点位移 + 区域倾斜" 的监测,大幅提升变形监测的可靠性与完整性。

GNSS 自动监测系统

  二、联合监测数据融合的核心架构设计

  (一)数据采集层:多源数据协同获取

  构建 “GNSS 监测站 + 倾角传感器阵列" 的监测网络:在边坡关键变形点布设 GNSS 监测站(采样率 1Hz~10Hz,水平精度 ±2mm、垂直精度 ±3mm),同步记录位移数据与卫星信号质量;在 GNSS 站周边 5~10 米范围内,按三角形分布布设 3 个倾角传感器(采样率 0.1Hz~1Hz),测量 X、Y 轴倾斜角度,形成 “1 个 GNSS 点 + 3 个倾角点" 的最小监测单元,确保数据空间关联性。

  数据传输采用统一的时间戳(以 GNSS 系统时间为基准),通过 4G/5G 网络实时上传至融合平台,解决两者数据时间异步问题。

  (二)数据预处理层:多维度误差修正

  针对两类数据的误差特性分别处理:

  GNSS 数据预处理:采用卡尔曼滤波消除电离层、对流层延迟误差,通过信号质量阈值(如 CNR>35dB-Hz)剔除遮挡时段的粗差数据;对数据中断时段(<30 分钟),标记为 “待补全状态",为后续融合做准备。

  倾角传感器数据预处理:建立温度补偿模型,根据传感器内置温湿度数据,修正温度漂移导致的倾斜误差(修正后误差降低 60%~70%);采用滑动平均法剔除振动干扰(如车辆、爆破引发的瞬时倾斜),保留真实变形趋势数据。

  (三)数据融合层:多算法协同融合

  采用 “两级融合" 策略,实现数据从 “互补" 到 “优化" 的升级:

  第一级:数据互补融合

  当 GNSS 信号遮挡导致数据中断时,基于倾角传感器的倾斜角度,通过几何公式(位移 = 倾斜角度 × 传感器安装高度)推算 GNSS 监测点的位移数据,结合历史 GNSS 位移趋势优化推算结果,补全数据缺口。例如,某边坡 GNSS 数据中断 20 分钟,倾角传感器测得平均倾斜角度 0.02°,传感器安装高度 2 米,推算位移约 0.69mm,与后续 GNSS 恢复后的实测数据(0.71mm)误差仅 2.8%。

  第二级:精度优化融合

  当两者数据均有效时,采用加权融合算法:根据 GNSS 信号质量(CNR 值)与倾角传感器温度漂移量动态分配权重 ——GNSS 信号良好(CNR>40dB-Hz)时,赋予 GNSS 0.7~0.8 权重、倾角传感器 0.2~0.3 权重;GNSS 信号较弱(30dB-Hz<cnr<40db-hz)时,调整为 p="" 的高精度优势,又利用倾角传感器稳定倾斜监测的特性。<="" gnss="" 0.6="" 0.5="">

  三、融合监测的精度验证与应用效果

  以某山区公路边坡为验证场景,布设 5 个 “GNSS + 倾角传感器" 监测单元,连续监测 30 天,以全站仪人工测量数据(精度 ±1mm)为真值,对比融合前后的监测精度:

  数据完整性:融合前 GNSS 数据有效率 82%(遮挡时段数据缺失),倾角传感器数据有效率 95%;融合后数据有效率提升至 99.3%,补全 GNSS 缺失数据。

  监测精度:融合前 GNSS 水平位移误差 ±2.1mm、倾角传感器推算位移误差 ±3.5mm;融合后水平位移误差降至 ±1.5mm,垂直位移误差 ±2.2mm,精度提升 28%~37%。

  变形趋势识别:融合数据成功捕捉到边坡雨后 0.8mm/d 的加速变形,较单一 GNSS 监测提前 2 小时识别变形异常,为应急处置争取更充足时间。

  四、总结与展望

  GNSS 自动监测系统与倾角传感器的联合数据融合,通过互补性设计与加权融合算法,有效解决了单一监测的精度局限与数据缺失问题,显著提升变形监测的可靠性。未来可进一步优化融合算法,引入机器学习(如 LSTM)动态调整权重分配策略;同时开发多传感器集成终端,实现 GNSS 与倾角传感器的硬件一体化,推动融合监测在更多工程场景的规模化应用。


15666886209
欢迎您的咨询
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
在线客服
关注微信
版权所有 © 2025 竞道光电  备案号:鲁ICP备20021226号-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