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中心
气象辐射自动观测系统温度传感器的校准,重点是 “消除环境影响”。常用的是 “恒温槽校准法”:准备一个可精确控温的恒温槽,将温度传感器和标准温度计一起放入槽中,分别设定 20℃、30℃、40℃三个常用温度点(覆盖光伏电站常见环境温度),每个温度点稳定 10 分钟后,对比两组数据。若偏差超过 ±0.5℃,需调整传感器的 “温度补偿系数”:比如在 25℃时,标准温度计显示 25℃,监测站显示 25.
太阳辐射观测仪器,先看光照传感器的校准,这是影响发电量判断的关键。靠谱的方法是用 “标准光照计” 做对比校准:选择晴天上午 9-11 点(光照稳定时段),将标准光照计和监测站的光照传感器放在同一位置,保持高度、角度一致,同时读取两组数据,连续记录 10 次,计算平均值。如果监测站数据与标准光照计数据偏差超过 ±5%,就需要调整:有些传感器有 “校准按钮”,可根据偏差值手动微调(比如标准值是 100
太阳辐射观测仪,光伏气象监测站数据不准可能是 “外部干扰” 或 “设备本身问题”。外部干扰很常见:比如光照传感器表面积了灰尘或鸟粪,会遮挡阳光,导致测出的光照强度比实际低;温度传感器被光伏板的散热风吹到,或被阳光直射,测出的温度会偏高或偏低;风速传感器被树枝、杂草挡住,转动受阻,测出的风速会比实际小。这些问题不用急着校准,先做 “日常自检”:每周用软布擦拭传感器表面,清除灰尘、污垢;每月检查传感器
太阳辐射监测系统长期暴露在户外,风吹日晒、沙尘侵蚀都会影响其性能,不少用户会问:它需要定期维护吗?答案是肯定的 —— 定期维护不仅能避免数据不准、设备故障,还能延长仪器使用寿命,要是长期不管不顾,可能让监测仪从 “发电帮手” 变成 “数据废柴”。而维护频率并非固定统一,要结合仪器部件特性、使用环境来定,掌握科学的维护节奏,才能让监测仪持续稳定工作。